Tag Archives: Linux
你好这里是fcitx :)
这次恐怕能说的上是可以告一段落的情况了:),dbus当中恢复了几个没有注意的问题。 我现在可能将目标主要转向关注内存泄漏上面… 已经将fcitx打包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目前就是测试了,修补了几个以前没有注意的地方,仿佛性能也流畅了起来,大概转换编码还是有些辛苦的吧……? 内存占用上其实我是支持in-memory hold,性能确实不错 utf8带来的新特性:大字符集输入,以后可能可以加入[超]生僻字了 fcitx现在支持的字符输入应该也不少了,刚才特意测试了一下zh_TW.BIG5的locale,也很顺利,只不过要先把繁体打开,估计zh_TW.UTF-8输入简体也没有问题。
fcitx utf8完全化
修改的很起劲……哈哈 目前结果还算不错哦,基本utf8化了 测试还是需要的,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而且估计内存好了不少,因为不用管理那么多字符转换策略喽! 好处是,大字符集的支持变好了,另外惊喜的发现fcitx-remote都能很好的工作了! 貌似性能也有不小的提升,真是可喜可贺…… 需要测试一下内存是否有泄漏问题? 根据系统监视器来看,没有:)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下一步可能引入gettext搞些翻译了?:)
国际化真是难事
昨日与yuking在gtalk聊了聊fcitx 4的想法 今天白天研究了一下国际化的方法,还是十分困惑。 fcitx的配置文件是中文的,这里就有一些问题,中文的要怎么编码呢……主要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迟迟无法下手,我的想法是不用中文好了…… 不用中文带来的问题就是配置略微困难,那么有一个好用的配置工具就是迫在眉睫的了,这个其实好办,gtk,qt各写一个,万事大吉。 贴一个地址:ini文件读写,和fcitx的配置文件格式实际上是一样的吧,把这个库引入估计会方便不少 http://www.cppblog.com/dyj057/archive/2007/12/07/37958.html 现在一个疑问就是如何存储那些常量字符串,我个人认为还是引入gettext的好,联合locale一起上,万事大吉。 不知道那些正规开发者是怎么做的,不过恐怕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字符串是英文的吧。 大概的整体想法就是词库UTF8或者Unicode化,字符串英文化,引入gettext,翻译另算
amarok 2.3.0 rocks
性能不知怎么的感觉提升很多 貌似扫描媒体库的操作不至于在启动时非常令人不爽的执行了,新工具栏样式大好! id3依然囧,还是祭出我的quodlibet大神解决。id3还是不行啊…… tag主要还是文字太少……还是搞个首选列表比较好 小屏幕界面不知道怎么启用的……难道就是解锁界面然后删除几个吗?……(汗) 无头骑士ED大好! 顺便gstreamer sucks,貌似新下载的mp3有个header missing的问题,结果gstreamer死活不给我读,要不是想用moodbar,就不用ffmpeg重新压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