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和真实的想法

我是个很讨厌表里不一的状态的人。

例如,生气的时候就应该生气,讨厌别人的时候就要讲出来。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我也时常会陷入一种换位思考的内容中。

例如回复别人的 blog 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他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回复,或者是不希望有人回复。

这是在限制自己的直觉反应的基础上的一个限制,例如,是希望看到对内容的回复,还是希望看到对写作方式的回复,还是希望看到表达自己感受的这种回复。

不过我是个很擅长调整自己想法的人,或者说很擅长找借口,或者是很擅长扭曲自己,总之是悲观的看还是乐观的看这点,取决于当时具体在干什么。

有些人是那种所谓的比较重情义,不计较小事的,又有些人是比较斤斤计较,我大概是处于这两种中间的状态,其实内心常有这种计较但是不直白的讲出来。例如让我一直纠结的洗碗这事。我内心其实有很多条规则,1、自己吃饭的碗要自己洗,2、做饭的人不洗碗,也都有自己背后的脑内的道理,例如「自己吃过的别人洗会比较恶心」,「锅用过之后下一个用的人是下一顿饭的任务范畴,如果下一次不一起吃就额外增加了别人的任务」。其实一起住的人不喜欢洗碗(外在表现),但是我又不乐意直接讲出来,大概只曾经比较让步的讲了一次「用我的锅做的时候你得把它洗了」,所以就演变成偶尔嘲讽一下他放了好几天没洗,以及减少自己做饭次数而改成多洗碗这样。(当然我完全不会和我老婆纠结这个……一方面她本来就在这点上和我价值观比较相符,另外一方面我当然也会心甘情愿的为她多洗碗。)

有趣就有趣在我会为他不洗碗找借口,例如上周末他把手切到了,我洗碗的时候就会 justify 自己的内心说,啊他切到手了不洗就不洗吧。其实就是想要保持表里一致而又不想对别人直说,所以就反过来为自己借口这种奇妙的行为。

所以最终,觉得自己的回复并非是对方希望看到的,然后默默地关掉了网页。

]]>

Posted in 日志 | Leave a comment

宅和对世界的罗夏墨迹测验

写到了今天,这个 blog 一开始号称要拥有的欢乐的氛围简直一点都没有,我表示十分忧虑这件事……(然后这篇依然会很忧伤到底想闹哪样ry

前一段时间被 Losses Don 拉着去录了个他自己在 bilibili 的节目。其实录的过程特别命途多舛,一开始吧,定好了主题是宅。结果我就一直处于李先生这篇 blog入脑的状态,各种忧伤就从心头漫起。

说起来,小时候的总是觉得会被父母评价为比较外向,倒不如说长大了之后反而变得内向了。

当时第一次录的核心思想就是其实大家都不是宅只不过是被自己的爱好变成宅的。简而言之就是,爱好小众,圈子更小,圈子更小就更宅这样的死循环而已。「和别人讲话用梗的时候,最忧伤的就是没人听懂,最开心的是只有一部分人听懂。」上次和一个用梗狂魔聊天的时候我这么说道。

现在有一个同学大概也是个宅,刚认识那会其实还特别激动说在 P 大呆了 7 年也没认识一个宅。后来因为一点小事打了一小架……结果几个月没讲话。(现在和好了)不过我们的爱好方向其实也有很大差异,他经常上龙空,我则是完全没听说过这个网站,我一直有看新番,他则基本不追。四月新番只有抗中奇侠是交集我只好露出 (;´Д`) 这样的表情。

然后再说说另一个人,其实因为我认为他是个比我爱好更小众的人所以有额外的亲近感。上次在讨论 Fetish 的时候也有微妙的分歧,例如 guro 这个 EH 上的 Tag 的偏好程度上,我一般为了避免踩雷其实都会 -guro,不过有时候也会特意去看看比较重口味的,然后我大部分口味轻过他,但是重口味的部分又似乎有些不在他守备范围内。

就好像xkcd: Worflow一样,每个人的爱好都是千奇百怪的,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我们只是对着整个世界做着罗夏墨迹测验,然后妄想想要找到一些有相似想法的人而已。

虽然上面讲起来好像很悲观,不过我回想自己的经历的话,我认为那些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的美丽。

]]>

Posted in 日志 | Leave a comment

食量和饺子

对于像我这种吃的多的人来说,吃多少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就拿饺子来说,一磅一包的饺子,我的同学可以吃两顿,三顿饭。我自己一顿可以吃掉一整包。

当然这并不是讨论实际的多少,但是我吃完一整包之后会觉得有点撑。这里问题就来了,吃到饱的量可能在 3/4 包左右,假设剩下 1/4 包,下次再吃显然就不够一顿,和别的饺子凑在一起又会让我无比的不舒服。

所以只好一顿吃一整包,或者吃半包然后饿着。

我相信要凑整的这种强迫行为肯定不是我一个人,老友记里面有一个桥段,“Joey does not share food”,我差不多也是这种人。不能容忍的就是别人抢我一部分吃的,一般我的讲法就是“想吃可以给你再买,但是你不许抢”。

不过据说抢别人吃的时候会更好吃。

]]>

Posted in 日志 | Leave a comment

反差和世界系

最近在听极黑的布伦希尔德的 OST。

话说回来漫画是一直有追的,所以倒是不会为了剧情去看动画。

只不过听到里面的插入曲的时候(ありのままの幸せ,大概正片还没有用过?),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因为最近也有一直在放 ClariS 的歌,觉得这节奏简直不对。

欢快的曲调和剧情的反差太大结果感动到眼眶有点湿润。

其实极黑一开始就有花很大力气去渲染女主们其实都有着微小的想要活下去的愿望。开头的看海情节,中间和美的争风吃醋,其实世界毁灭的问题和对于里面的角色来说实在是一个太遥远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世界毁灭了,自己和心爱的人也没法活下去,所以顺手要拯救世界。

说到极黑本身,应该是典型的世界系作品,大概是小时候受到过的教育的影响,经常会去思考作品本身的意义。或者就是认为作品一定要有作者本身的想要表达的想法。虽然这种想法可能在商业化过于浓重的创作环境中并没有什么意义。回想起自己以前有过的创作冲动,也只是因为想要单独描写某个场景而去想要创作。

反观我自己喜欢的一些作品的话,Eden*,凉宫春日的忧郁,也有很多数量的世界系的作品。而世界系的意义大体上也都是类似的,虽然在对作品意义的思考上会产生上一段所说的反感,不过设定的趣味性,和角色自身的成长上,也都是吸引我的要素。

「在虚构的故事当中寻求真实感的人脑袋一定有问题」,说起来思考世界系作品的意义本身的我大概也有一些问题吧,正因为这些故事不可能发生,正因为对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憧憬,才让我喜欢上这些作品。日常类的比如龙与虎对我产生的感动,和世界系的对我产生的感动是不一样的,不过两者对我来说都很喜欢。

我才不会说我老婆和黑羽宁子发型很像呢。

]]>

Posted in 日志 | Leave a comment

圆神调试法

14040004听不懂就……

Posted in 日志 | 6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