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csslayer
近来的反省
我这个人其实毛病很多,做事的时候总是兴趣导向,总是很在乎面子,最近被mm教训多次,深刻觉得应该有所行动才行。 老实说,作为在读研究生,都没有怎么好好学习,实在是内心有愧。我一向搞不定背诵系课程,心里鄙夷之时,却也没有下功夫好好看一看。实在惭愧。 从soliddot上面看来的,据说人的大脑只能双线程运作,那么这样看来,实验室+公司+乱七八糟的自我兴趣,实在是不够用了。总有些心烦意乱,有时吵两句,让我mm失望,不能心平气和的做一些事情。 我典型的浪费时间的一天是这样的: 醒来大概是11点,然后起床去实验室,去实验室之后开始闲看,看看douban的九州小组,看看自己的i7500手机论坛,看看漫画(追的越来越多……),看看平时喜欢潜水的动漫论坛,看看acfun,看看bilibili,看看twitter,看看gmail,看看reader,这样大概就是下午3点多了,结果由于困倦又要睡着了,醒来5点左右去吃饭,吃完饭去公司,结果又看看这个,看看那个,11-12点坐地铁回来,送mm回宿舍,然后我也回宿舍,然后又开始闲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妈的,什么都没有干嘛! 现在就得做出一些改变。 总是明日复明日可不行。
Fcitx 4 Feature Plan
配置工具,i18n支持,更好的词库设计,这部分完成可以release一个beta出来 其实配置工具的内部含义还有重新设计配置文件,调整原来的一些配置文件结构,有些需要分离开,另外还有配置文件全EN化。所以配置工具才迟迟没有动作……因为没有搞定新配置接口前是不会有配置工具的…… 其次包含以下其中之一:拼音算法改进(难……得研究一番),GTK im module(相对容易),这条完成可以rc了,测试消除bug之后就正式release 不知道天旋地转冰天雪地360度转体之后丢到哪里去的计划:x,xx,xxxx…… 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调整代码结构,消除已经多到爆的全局变量,各种没有统一的接口,其实那个在最近的bugfix中也有做一小部分,只不过用户看不见罢了。 话说回来,捡起当年的日志来看看,还是实现了一些的嘛? fbterm支持 鼠标选词 gui配置工具 * 支持输入法扩展以及到其他输入法的bridge (扩展输入法接口是存在的……但是bridge就还需要其他work) 注音输入 更好的国际化支持(和gui一起出来) 优化内存占用 png支持 (over) UTF8支持 (over) 优化输入法算法,加入词频信息 皮肤 (over,由t3swing维护) 更好的默认字体支持(over,起码不会出方框) 配置即时生效 ibus支持 代码结构优化(WIP) 垂直选词 GTK面板
纠结的XIM,兼对GTK吐嘈
恐怕ibus和scim要偷着乐了,作为fcitx开发人员之一,当然要秉持fcitx的特点,轻量级,依赖少,可是最近稍微研究了一下XIM(把fcitx的debug打开),我对各大公司搞出的重量级应用程序开始有些愤恨… 就拿firefox来说吧,当然我现在还不大了解XIM本身的机制,因此可能有些妄断。XIM的交互是一个很老很老的库写的(copyright都93,94年)了,似乎到现在也没有成为标准的感觉。好,且不说这个,fcitx在firefox当中输入时第一次输入是不会光标跟随的,为什么呢?我其他Qt程序都运行的好好的嘛,怎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好吧,于是我安装ibus玩一玩,我叻个去,如果GTK_IM_MODULE设置成xim,比fcitx还悲剧咧,我今天终于深刻感受到,gtk,就数你最不是好鸟,qt我这里怎么都work的完全ok啊,我的KDE程序没有一个不工作的好好的,结果你还害的firefox等等诸多程序一起悲剧。今天我也用ibus,不用gtk module玩了一把gnucash,也一样悲剧,结论就是,大部分的GTK的程序都在冲你吼叫XIM去死吧。大家说,ibus什么的输入没有问题,其实不是咱的过错,linux输入法至今感觉依旧混乱,qt的im module虽然也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成气候还是怎么样,xim和qt依旧和谐。 吼你就吼好了,你自己去成为一个更好的标准啊,大家皆大欢喜?好嘛,最后还不是大家一起杯具。 再说起外观这个事情,Qt好心好意的说,来来GTK,我也能和你长得一样哦,结果GTK似乎完全不鸟这个嘛,一个能用的Qt engine都没有(都是好心的人在kde-look上搞得,基本都不成熟,也难怪啦)。 喂喂gtk小同学你是不是吸取了c××××精神搞起独×了…… 最后为了皆大欢喜,我决定把gtk immodule实现提上日程。 以上
Stack Overflow Rocks!
不是写的程序堆栈溢出啦,是一个网站。 某次听别人介绍这个网站,上去问了一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 因为当时比较着急,很怀疑问题多长时间才能有人看见回答,后来随便翻阅了几个提问,发现不少是不到1天就至少有一个回复了,很惊讶。实际上我的问题是在1小时候就有人回应了 这个网站概括起来就是程序员的“百度知道”,都是人肉回答,不过似乎那上面人们的热情程度要远超百度知道啊!或者是百度知道上面问题的脑残程度大大超过Stack Overflow?(不是我贬低百度知道,就是时常看见有人发百度知道的脑残问题截图……所以有此印象) 让我感觉上面的人热情的让人自己也调动起积极性了啊!